
課堂教學改革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對學校教學提出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得以不斷提升的重要保障,確保學校的教育教學能緊跟時代步伐,為國家、為社會培養新時代的優秀人才。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談幾點想法。
一.明確目標,指明方向
本課主要學習明清之際活躍的思想家代表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的進步思想主張,探究進步思想主張形成的原因與進步思想的評價,體會明末清初儒學的發展變化(課程標準)。 從考查內容看,主要考查李贄、黃宗羲和顧炎武王夫之的思想2.從考查方式看,從社會轉型角度考查明清之際儒學思想發展的背景;從縱橫聯系角度,結合歐洲的啟蒙運動進行比較考查;3.從題型看選擇題與非選擇題均有出現。明末清初早期啟蒙思想是高頻考點,本節內容也是近代民主呼聲的先聲。地位非常重要,既是對前三節所學及的儒家思想的繼續與發展,又為近代文化的到來做了鋪墊,具有承上啟下作用。
二、設計合理,啟迪思維
1. 問題教學,有效性強
教師依據課程標準、教材,設置有思考深度的導學問題,引導學生課前進行高質量地自主預習。課堂教學中,教師以導學單上的問題作為教學環節,進行問題解決教學,層層探究,由淺入深,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明清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漸趨衰落的轉型時期;一方面儒學進一步發展(心學),思想領域出現繼百家爭鳴以后的又一次活躍局面。另一方面儒學再次受到批判,正統地位再次面臨沖擊。本課內容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躍局面其實對正統觀念的挑戰,我采用了主題式教學,設計了以下問題:探究(1)為何要挑戰正統觀念--明清之際的思想活躍背景,通過有學者稱:明之亡實亡于神宗。他三十余年不上朝, 搜羅天下財富。三餉加派(“遼餉” “剿餉”和“練餉” )使得農民傾家蕩產;明·江南施復夫婦;成為機戶利瑪竇,意大利的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幾何原本等四則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引導學生從政治、經濟、階級、思想等方j面得出明末清初時的思想文化領域出現如此活躍的局面原因。
【探究】2:閱讀材料歸納各位思想家的主張
(1)李贄
材料1: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給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則千古以前無孔子,終不得為人乎?
——《焚書》
材料2:仲尼雖圣,效之則顰,學之則為步,丑婦之賤態。
——《焚書·何心隱論》
材料3:“陽為道學,陰為富貴,被服儒雅,行若狗彘” ——《焚書》
材料4:除卻穿衣吃飯,無倫物矣。世間種種,皆衣與飯類耳。故舉衣與飯,而世間種種自然在其中;非衣飯之外,更有所謂種種絕與百姓不相同者也。
——《焚書·答鄧石陽》
(2)黃宗羲
材:1: “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樂……然則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我之出而仕也,為天下,非為君也;為萬民,非為一姓也……”
“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凡君之所畢世而經營者,為天下也。今也以君為主,天下為客,凡天下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
——《明夷待訪錄.原君》
材料2:即論者謂有治人無治法,吾以謂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瓜韧踔ǘ?,莫不有法外之意存乎其間。其人是也,則可以無不行之意;其人非也,亦不至深刻羅網,反害天下。故曰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材料3:為了配合維新變法運動,這部書( 《明夷待訪錄》 )被大量秘密印發、傳播。梁啟超說這部書“對于三千年專制政治思想為極大膽的反抗,在三十年前——我們當學生時代,實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興奮劑,我自己的政治運動,可以說是受這部書的影響最早而深?!庇终f:“此書乾隆年間入禁書類,光緒間我們一班朋友曾私印許多送人,作為宣傳民主主義的工具?!?/span>
——史仲文、胡曉林主編:《中國全史》
(3)顧炎武
材料:孰知今日之清談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談談老莊,今之清談談孔孟。未得其精而己遺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辭其末,不習六藝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綜當代之務,舉夫子論學論政之大端一切不問,而曰一貫,曰無言。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股肱惰而萬事荒,爪牙亡而四國亂。神州蕩覆,宗廟丘墟。
——《日知錄》
材料2:“以天下之權,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權,以各治其事。寓封建(允許官位世襲)于郡縣之中,而天下治之。宗法立而刑清。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輔人君之治?!?/span>
——《日知錄》
問題探究3:真的挑戰正統觀念?材料一明清之際進步思想經濟是否還是儒家思想?通過表格呈現,引導學生歸納:明清之際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的思想異同。在探究的同時進行學法指導,如抓住關鍵詞:相同點---政治上反對君主專制;經濟上重視手工業和商業發展;思想上主張“經世致用”。不同點--黃宗羲猛烈抨擊君主專制;顧炎武經世致用;王夫之唯物思想,突出人物個性及特點。
材料二:我們當學生時代,《明夷待訪錄》實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興奮劑。我自己的政治活動,可以說是受這部書的影響最早而最深!
——梁啟超
材料三 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也一再介紹黃宗羲等人進步的政治學說,大量印發《明夷待訪錄》等著作,以有助于宣傳反對君主專制,動員人民進行民族、民主革命
——岳麓版歷史必修三
引導學生思考、分析,從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歸納明清之際儒學的影響(評價),再次契合主題,得出四位位思想家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沖擊了儒學的正統地位,沒有從根本上動搖儒家文化的主導地位。培養學生論從史出、一分為二的歷史思維能力。
問題探究4:通過表格呈現,思考:為什么明清之際的中國啟蒙思想會發展不完善,沒有如法國一樣產生巨大的影響?引導學生從經、政、思或客觀原因、主觀原因等角度得出結論并從中獲得哪些啟示。表格呈現方式,中西對比可以使學生一目了然,增強直觀性。
2. 整合知識,形成系統
【基礎知識梳理】
背景 | 思想家 | 著作 | 主張及評價 | |
(1)政治上: 專制主義加強,社會矛盾尖銳,封建制度衰落; (2)經濟上: 資本主義萌芽產生,但封建經濟阻礙商品經濟發展 (3)階級: 市民工商階層興起,反對封建束縛; (4)思想: 理學壓抑摧殘人性,束縛思想;八股取士,文化專制加強 (5) 西學東漸,近代科學傳入 (6)思想家對現實的反思批判和個人的社會責任感 | 明朝后期,社會矛盾尖銳 | 李贄 | 《焚書》《藏書》 | 【主張】(1)反對將孔子和儒家經典神圣化,否定孔子權威,認為是非標準依時代變化 (2)批判道學家的虛偽,強調人正當的私欲 |
【評價】⑴反權威、反正統、反教條;尊人性、倡人性,將矛頭指向封建禮教和正統思想,具有叛逆色彩 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要求 | ||||
明朝滅亡,清朝建立 | 黃宗羲 | 《明夷待訪錄》 | 【主張】(1)政治上:抨擊君主專制制度。①揭露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②“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主思想;③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限制君權 (2)其他思想:工商皆本 | |
【評價】黃宗羲的政治主張抨擊君主專制制度,對以后反專制斗爭起了積極推動作用 | ||||
顧炎武 | 《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 | 【主張】(1)經世致用;實踐中求真知 (2)區分“亡國”“亡天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 ||
【評價】顧炎武以崇實致用的學風和鍥而不舍的學術實踐,開一代樸實學風的先河 | ||||
王夫之 | 《周易外傳》《讀通鑒論》 | 【主張】唯物主義思想;辯證法思想: ①世界是物質的; ②物質是不斷變化的,變化有規律; ③客觀對象引起主觀認識,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認識的 ④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 |
古代儒家思想的演變脈絡對作簡短小結:
儒家思想的形成——先秦時期
儒學獨尊地位的確立——漢武帝統治時
儒學的發展——宋明理學
儒學的繼續與變異——明清
近代儒家思想的演變歷程及其原因
1.維新變法運動時期---儒學與西學結合
2.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儒家思想被利用:(尊孔復古)
3.新文化運動前期---儒學統治地位動搖(打倒孔家店)
4.新中國成立后----摧毀與新生
二.素養培養,提升能力
“素養為本”的教學,首要任務就是厘清教學任務所能或所需承載的歷史學科五大核心素養: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
本課中對何謂正統觀念以及對“亡國”與“亡天下”的本質區別進行了歷史解釋;以材料整理對史料的解讀、追溯起源、探討因果、分析趨向、說明影響、判定地位等形式的史料實證貫穿始終,培養對歷史事物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培養敘述歷史和形成歷史認識的能力;四位思想家批判宋明理學,倡導求實精神,積極的人生態度,更是體現社會責任和聯系現實的家國情懷,符合新高考的時代要求,高質量地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多角度解決問題的綜合品質。同時進行高考真題及專項訓練,提升運用歷史學科相關能力。
總之,設計本課時,力求能通過創設情境,充分再現歷史,并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突出重點,化解難點,達到深入淺出,生動有趣,讓學生在討論中明知,在爭論中解惑,在思考中提升。主要通過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構建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主要通過問題教學法,結合圖表演示法、指導閱讀法、分析對比法以及小結方式基本完成教學目標。由于內容多,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夠,留有遺憾。